青菜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探秘青菜的多样品种与美味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 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13809259.html

文︱甬上话青菜,这一日常食材,其实拥有众多不同的品种。这些品种繁多,令人眼花缭乱,即便是不专业的人士也往往难以分辨。正如俗语所言,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,青菜的变迁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。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,青菜的模样、称呼、形状、颜色乃至质量都会有所差异。因此,许多地方的人们根据其特色,将青菜命名为当地的地名,如“甬上话”中所提及的几种经典菜品,便是对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。

(六)青菜的多样性与地方特色

上海青,这一华东地区尤为常见的青菜品种,在江浙一带又被称为青菜或小青菜。其特点鲜明,叶少茎多,菜茎洁白如葫芦瓢,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瓢儿白。上海青生长得光明磊落,每片叶子都碧绿如玉,且在生长期就已完成叶绿素的光合作用。这种青菜在亚热带及温带都有广泛的分布,几乎遍布中国各地。冬季市场上,矮脚大青菜是上海青的常见身影,其菜叶宽大,梗子根部厚实且弯曲如勺,因此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瓢菜、瓶菜或汤勺菜。

苏州青,则是苏州地方特有的品种。其株型直立,叶柄与地面几乎呈直角,且早熟且丰产。叶片深绿,形态椭圆或近圆,肥厚而不滑,全缘且基部无裂片。叶柄基部同样肥厚,向内弯曲如匙,上部则扁平且绿色,叶脉突出明显。

太湖青则以其独特的形态与口感著称。其叶子如花开般展开,形态比矮脚菜更为矮小。与上海青的细长杆长叶短不同,太湖青的杆短叶长,显得更为粗壮。在口感上,太湖青更为糯软,而上海青则以爽脆见长。其菜叶如丝绒般墨绿厚重,也是青菜中的上乘之选。广东菜心,这一南方特产蔬菜,如今已在全球多地引种栽培。其质地柔嫩,口感甘苦,且营养丰富,每千克可食用部分含有高达3至6克的蛋白质、至3克的脂肪以及22至42克的碳水化合物。同时,它还是钙、磷、铁等矿物质的宝库,每千克含钙量高达40至毫克,磷毫克,铁3毫克。此外,广东菜心还富含胡萝卜素、核黄素和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,营养价值堪比珍品。

青江菜,这一长江下游的绿叶佳肴,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口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。其叶片呈椭圆形,叶柄肥厚青绿,株型束腰,美观且整齐。纤维细腻,口感清甜。根据梗色,青江菜可分为青梗白菜和白梗白菜两种。其色泽鲜绿,生长期短,仅需一个月左右即可从播种到收获。因此,在四季都能见到它的身影。青江菜不仅美味可口,还可作为陪衬蔬菜用于摆盘。除了简单的快炒和氽烫,它还可以与绞肉搭配制作成菜肉馄饨或作为包子馅料,与油菜颇为相似。有人甚至认为青江菜就是上海青,也叫青姜菜,这也不无道理,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,不同地方的称呼有所差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青江菜

(七)

有些青菜,因其独特形态而得名,如鸡毛菜,其细长的形状恰似鸡毛,实为十字花科植物小白菜的幼苗,俗称上海小白菜。这种蔬菜不仅美味可口,还能治疗肺热咳嗽、便秘、丹毒和漆疮等疾病。对于小儿缺钙、骨软、发秃等问题,鸡毛菜煮汤后加盐或糖饮用,效果显著。此外,小白菜富含维生素B、维生素B6和泛酸,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。

再来看瓢儿白,其实就是上海青,因其茎部洁白如葫芦瓢而得名。在江浙一带,人们又称其为青菜。这种蔬菜不仅口感清爽,还富含多种营养。

而油菜,因其叶片厚实墨绿、油汪汪的外观而得名。它富含纤维素,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减肥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过量摄入高纤维素食物可能会阻碍营养素的吸收。因此,在享受油菜的美味时,也要适量搭配其他食物。青梗菜,又称小棠菜,是上海小白菜的一种。其株型直立,头部宽大而腰部束紧,展现出优美的形态。叶片光滑且边缘全缘,呈现广卵圆形,绿色鲜亮。叶柄绿白色,宽厚饱满,基部略凹,与叶片共同构成美丽的外观。叶梗的长度约为2:3的比例,单株重量约克,既美观又具有商品性。这种蔬菜既耐热又耐寒,还耐虫害,适应性强。每00克鲜菜中,含有93-95克水分、2.3-3.2克碳水化合物、.4-2.5克蛋白质以及30-40毫克维生素C和0.6-.4克纤维素。此外,还富含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,营养丰富。青梗菜既可炒食,也可作汤或腌渍食用,口感清爽。

汤匙菜,其叶片椭圆形,叶柄肥厚且青绿色,形状酷似汤匙,给人以直观的美感。株型束腰,整齐美观。其纤维细腻,口感甜美。这种蔬菜不仅耐热性强,还耐寒且耐运输,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优良蔬菜。

小棠菜,实际上是上海青的另一种称呼,因其体型较小而得名。小棠菜的口感细腻,甜味略重,给人一种独特的味觉享受。可以剥去菜皮,只留下拇指大小的菜心,用鸡油进行炒制,这样制作出的小棠菜不仅美味可口,还提升了一种档次感。

鸡毛菜

还有一类青菜,它们的名字或许有些不寻常,甚至带点古怪,但每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故事或联想,或许并不那么讨人喜欢,却别有一番风味。例如:

核桃乌。这种青菜因其颜色深绿近似黑色、且叶面皱褶如同核桃而得名。它主要产于江苏宝应,是一种季节性蔬菜,每年秋冬时节上市。汪曾祺老先生在《冬天》一文中曾回忆起这种菜:“乌青菜塌棵,平贴地面,江南称之为‘塌苦’,带有微苦的味道。我的祖母在后园的小片土地上种植了乌青菜,经过霜降,菜叶边缘呈现出紫红色,苦中带甜。若与‘蟹油’同煮,其美味更是难以言喻。”此外,核桃乌青菜不仅口感独特,营养价值也相当丰富,富含大量叶绿素和维生素,尤其是维生素C和钙的含量极高。它不仅能清热利尿、养胃解毒,还具有降血脂、降血压等保健功效。核桃乌

泡泡青,又称随州泡泡青,是湖北省随州市的特色蔬菜,被誉为冬季“蔬菜之王”。这种蔬菜不仅口感鲜美,更富含多种营养,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其叶片浓绿至墨绿,肉质厚实柔软,抗寒性极强,经过霜降冰压后,口感更加醇厚。

厚皮菜,又称牛皮菜,是藜科甜菜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。其叶片宽阔,颜色或淡绿或浓绿,叶柄长而宽厚。果实为褐色,外皮粗糙坚硬,内部包含一到数粒种子。这种蔬菜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,现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也有引种栽培。厚皮菜偏好温暖环境,适宜的生长温度在5-25℃之间。

矮脚青,因其菜叶多、菜杆短的特点而得名。这一品种实际上就是上海青,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。例如,在苏州它被称为“苏州矮脚青”,而在南京则被称为“南京矮脚黄”。这种蔬菜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上海农科院专家培育成功,并因此获得了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。后来,南汇农科专家对其进行改良,推出了更为优良的2.0版“矮脚菜”,命名为“南汇新场青”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有些我们日常中并不视为青菜的菜品,实际上也属于青菜范畴。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青菜的认知。以往,我们常常将青菜和白菜截然分开,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蔬菜。然而,事实上,有些被称为白菜或形似白菜的菜品,也隶属于青菜类。它们不过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变种或同一家族的不同分支。例如:

四季小白菜,这种叶菜类食用蔬菜在南北各地都有广泛分布,是芥属栽培植物中的一种。其茎叶均可食用,常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进行栽培。据研究,小白菜在蔬菜中以其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而闻名。

勺菜,因其形态类似勺子而得名,又名翘摇、红花草或草子。它属于豆科黄芪属,现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地区。在中国,明、清时期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,并广泛分布于北纬24~35度的地区。

黄心白菜,这种白菜品种内叶鲜黄、外叶浓绿,口感清爽且营养价值高。它是制作韩式泡菜的专用品种,密植栽培时表现更为出色。奶白菜,这一株型中矮、叶柄宽厚的草本植物,属于十字花科,原产于我国南方,尤其在广东地区栽培较多。它是不结球白菜中的一种,浅根且须根发达,再生能力强大,非常适合育苗移栽。在营养生长期,其茎为短缩状,但在高温或密植过度时也会伸长。基生叶呈莲座状,叶片近似圆形,颜色绿或深绿,并带有光泽。叶面微皱,边缘全缘,而叶柄则肥厚且短,形状似匙羹,颜色奶白。奶白菜性味甘、微寒,被证实具有清热解毒、通利肠胃等多重功效。

此外,还有北京新三号白菜这一中晚熟一代杂种。其生长期为80天,株形半直立,生长势头旺盛。每亩产量可达-千克,净菜率高达85%。该品种不仅抗病毒病,还耐霜霉病和软腐病,品质上乘且耐贮存。

当然,除了奶白菜和北京新三号白菜,还有诸如竹筒白菜、青杂三号白菜、义和秋白菜、麻叶青白菜以及秦白2号白菜等众多白菜品种供我们选择。

天菜

另外,还有一味不得不提的佳肴,那便是被誉为“天菜”的美食。其原名可能并不如此响亮,但因其独特风味和栽培历史,被宁波人民赋予了这一霸气的称号。天菜,又名天菜芯或天菜心,不仅是宁波地区的特色蔬菜,更是冬春季餐桌上的常客。据《宁波府志》记载,自明嘉靖三十九年至今,天菜已在宁波的土地上历经沧桑,依旧繁茂不衰。其适应性广、长势强健、管理简便以及病虫害少的特点,使其在当地蔬菜市场中独树一帜。

宁波天菜,学名大叶芥菜,其吃法多种多样,包括雷笋烧天菜、香菇炒天菜等美味佳肴。同时,天菜也是制作酸菜鱼不可或缺的原料,其独特的清香苦味为菜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。尽管如此,天菜的应用远不止于此,无论是烤菜还是其他烹饪方式,它都能成为制作美味的主力军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